文明行万里,平安走天下。今年以来,永宁县通过深化文明交通教育实践、加强动态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不断促进群众文明出行习惯养成,切实提升全县市民文明交通素养。
志愿服务先行,持续深化文明出行教育实践。永宁县持续做大做强“文明永宁˙实践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围绕文明社会风尚行动,组织志愿者到县城各责任路口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对全县38个路口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今年以来,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1.6万余人次。7月13日,永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联合永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团委、团结西路街道办事处,通过解读交通安全法规、播放警示片、知识问答、VR体验、现场登记办理电动车牌业务等形式,集中开展了以“文明礼让 平安出行”为主题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我是小交警”、醉驾VR体验、汽车驾驶盲区体验等环节,现场群众积极参与,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现场群众体验在醉酒状态下骑行或驾驶车辆出行的感受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群众在出行过程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安全检查同行,持续强化动态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召开重大隐患专项行动、春季守护行动、规范使用安全带专项提升、酒驾醉驾查处集中统一行动等相关会议20余次。制定《规范管理非机动车工作方案》,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查处专项行动,对骑乘人员不戴头盔行驶进行查处。截至目前,查获骑乘人员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共2000余起,不礼让行人50余起,其他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622起。交警部门牵头组织学校保安、驾??际匀嗽薄⒅驹刚咴谏舷掳嘀氐闶倍?、主要路口,采取“劝导+批评教育”的方式,对机动车、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日均劝导人员100余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以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使群众直观感受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导群众共同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
设施建设并行,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永宁县着力做好文明出行“硬支撑”,对全县智能交通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维护改造,治理存在安全隐患的信号灯6处,维修护栏等防护设施84处增加车道,维修交通标志、警示柱等安全设施180处,加快路口通行速度8处,排查补全标志标线标识40余处,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针对风险“人、车、企”,坚持“三提示一查缉”工作法,交警、交通执法、教体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检查。今年以来,巡查路面2.2万公里,修补9条农村公路局部病害7200平方米;清扫路面、桥面250万平方米,清扫路肩、整修边坡18.5万平方米,清理桥涵淤塞110处。在县城投放出租车28辆,优化调整410路、412路等4条公交线路,新开通永宁至玉海村学生专线定制、永宁至望远雪花啤酒厂职工上下班定制、望远启航学校至银川汽车站周末学生定制等3条公交线路,新建公交候车亭51座,极大的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
宣传引导随行,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为了让看不见的文明素养变成看得见的好习惯,县文明办下发工作提示函,指导全县各部门(单位)加强对驾乘电动车职工佩带头盔的教育管理,各单位通过看视频、学常识、签订承诺书等形式,组织开展文明交通专题学习会60余次,在各机关单位、社区工作人员中签订“一盔一带”交通安全责任承诺书1000余份,让文明意识逐渐深入到党员干部群众心中。县公安局制作电动自行车号牌3万张,设置上牌点13个,召开全县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培训会1次,完成上牌电动车300余辆。县综合执法局对2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开展督查并进行约谈,指导其科学施划停车区域,规范投放车辆,加快共享电动车牌照制作和安装进度,目前已在县城重新施划重点停车区域20余处。各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家长会、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围绕“文明礼让 平安出行”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安全乘车等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师生观看“知危险 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通过案例详细讲解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普及交通安全知识。